“良夜清秋半,空庭皓月圆”
秋意渐浓,满月高悬
又至一年中秋团圆之时
月饼飘香,家人团聚,欢声笑语间
多少秋思飞至云间
遥寄不在身边的人
中秋源起
中秋节,又称祭月节,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。最早出现于《周礼》,明清时期已成为中国的一大传统节日。《西湖游览志余》中言:
“八月十五谓中秋,
民间以月饼相送,
取团圆之意。”
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,寄托思念故乡亲人之情和企盼丰收、幸福等美好情感。
中秋习俗
祭月
“秋暮祭月”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习俗,人们在香案上摆放月饼、西瓜、红枣、李子、葡萄等祭品,祭拜月亮,托月追思,祈求福佑。祭月作为中秋节的重要习俗之一延续至今,并逐渐演化为赏月、颂月活动,也寄托着现代人对生活的美好愿望。
猜谜
古时,在中秋月圆夜相聚猜灯谜是很多年轻男女喜欢的娱乐活动。同时,因为在活动中也传出许多爱情佳话,猜灯谜逐渐也成为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。
吃月饼
月饼又称月团、丰收饼、团圆饼等,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。后来,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和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。时至今日,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。
满月之下,是团圆的人
奔波疲惫的身心
总在脉脉亲情中得以慰藉
团圆,不仅是克服物理距离的相聚
更是情意与牵挂的交汇
皓月高悬,欢声笑语间
别忘遥寄追思,缅怀故人
仰望明月、俯首祭奠
任由时光流转、月圆月缺
思念从不曾停止